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归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归谁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05

 
411891
小区内的会所、游泳池、配套用房等设施应归开发商还是归全体业主所有?小区业主、业委会到底有没有诉讼权利?如果小区内发生治安案件,物业服务企业要不要承担业主人身财产损害的责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两部司法解释,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根据《物权法》和两份司法解释《解释A》和《解释B》的规定,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解释A》对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的规定

根据《解释A》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公共健身场所、广场、园林等场所,以及围墙、大门、车棚、公共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都应被认定为《物权法》所称的“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这些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都属于业主共有。

其他共有部分的规定

除了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物业服务用房、外墙面、楼顶平台、大堂、楼梯、过道等也属于共有部分。不过,根据规划文件的规定,楼顶平台可能专属于某个单位业主。

业主财产损失,物业要不要担责?

根据《解释B》的规定,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能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导致物业服务区域内发生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可以参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对于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丢失或损坏的车辆,业主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是否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范围,需要考虑物业服务企业的过错程度、收费情况等因素。如果业主自身也有过错,物业服务企业的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

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包含了车辆保管服务内容,或者当事人另行签订了车辆保管服务协议,需要按照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处理。

亮点解读

根据《解释A》的规定,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和业主都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代表全体业主行使诉讼权利。对于业主共同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相关裁判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

如果其他业主将住宅改变为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等经营性用房,导致有利害关系的业主的正常居住和生活环境受到损害,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恢复原状,并要求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3. 一房二卖情况下房屋所有权归谁
  4. 留置权优先于所有权吗
  5. 卖债权转让车犯法吗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小区业主知情权的保护及维护
  2. 质疑公摊面积的解决方法
  3. 物业费的法律性质和支付义务
  4.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
  5. 如何处理邻居漏水引发的纠纷问题
  6. 地役权合同登记的注意事项
  7. 交房后发现房子有问题可以退吗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