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归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归谁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5-03-05

 
411891
小区内的会所、游泳池、配套用房等设施应归开发商还是归全体业主所有?小区业主、业委会到底有没有诉讼权利?如果小区内发生治安案件,物业服务企业要不要承担业主人身财产损害的责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两部司法解释,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根据《物权法》和两份司法解释《解释A》和《解释B》的规定,小区公有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解释A》对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的规定

根据《解释A》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公共健身场所、广场、园林等场所,以及围墙、大门、车棚、公共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都应被认定为《物权法》所称的“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这些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都属于业主共有。

其他共有部分的规定

除了公共场所和公用设施,物业服务用房、外墙面、楼顶平台、大堂、楼梯、过道等也属于共有部分。不过,根据规划文件的规定,楼顶平台可能专属于某个单位业主。

业主财产损失,物业要不要担责?

根据《解释B》的规定,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能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导致物业服务区域内发生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可以参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对于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丢失或损坏的车辆,业主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是否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范围,需要考虑物业服务企业的过错程度、收费情况等因素。如果业主自身也有过错,物业服务企业的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

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包含了车辆保管服务内容,或者当事人另行签订了车辆保管服务协议,需要按照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处理。

亮点解读

根据《解释A》的规定,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和业主都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代表全体业主行使诉讼权利。对于业主共同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相关裁判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

如果其他业主将住宅改变为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等经营性用房,导致有利害关系的业主的正常居住和生活环境受到损害,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恢复原状,并要求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1. 以同一处房屋进行多次抵押借贷是否构成诈骗
  2. 老公拿老婆名下的车子抵押,老婆有权拿回来吗
  3. 经济适用房地下车库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4. 嫁出女儿户口不在房里有居住权吗(物权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5. 拆迁还建房居委会是否具备办理所有权证明的资格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
  2.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
  3.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4.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5.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6.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7.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