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7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根据该《意见》,检察官在司法一线办案,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一旦发生冤假错案,将启动问责机制。
根据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最高检于2013年11月15日印发《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方案》,在7个省的17个检察院开展试点工作。2014年6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在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工作。
根据《意见》,检察人员应当对其履行检察职责的行为承担司法责任。如果检察人员办理的案件导致被告人被宣告无罪,国家将承担赔偿责任。一旦确认发生冤假错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死亡或伤残等情况,将一律启动问责程序,核查是否存在应予追究司法责任的情形。此外,如果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故意包庇被告人、毁灭证据等行为,且因此造成重大过失导致错案、遗漏重要犯罪嫌疑人或重大罪行等后果之一,也应当承担司法责任。
为保障司法公正,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和检察官员额制。根据《意见》,检察官必须亲自在司法一线办案。对于承办的案件,检察官应当至少亲自询问一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此外,7项办案事项应当由检察官亲自承担,包括询问关键证人和其他重要诉讼参与人、组织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鉴定、收集、调取、审核证据、主持公开审查、宣布处理决定、代表检察机关当面提出监督意见、出席法庭以及其他应当由检察官亲自承担的事项。
《意见》明确规定,如果检察人员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不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但不影响案件结论的正确性和效力,属于司法瑕疵。尽管不承担司法责任,但仍需要按照相关纪律规定进行处理。
为健全检察管理与监督机制,《意见》提出设立案件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流程监控,全面记录检察官办案信息,实现全程留痕。此外,检察机关还将全面推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活动网上监督。同时,将建立案件承办确定机制,主要采用随机分案,辅以指定分案。
根据《意见》,对于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的过错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由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机构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并应当承担司法责任的人员,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涉嫌犯罪,纪检监察机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