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6-30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行政执法改革措施。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旨在解决行政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根源于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摘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行政执法改革措施。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旨在解决行政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根源于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执法法治化的要求。的颁布,为这项改革措施提供了法律基础,其因此而发展迅速。但理论界、执法界对其缺少关注和探讨。本文从阐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概念、由来和基本做法入手,归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认定这一制度在理论上违背了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法制统一等若干原则。实践中,其付诸实施的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复函的内容和程序存在着诸多疑问,且试点并没有取得实质效果,反而给行政管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导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我国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
问题一: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城市管理领域存在着十几支执法队伍,上下重叠,臃肿不堪。这种情况导致了“扰民”、“伤民”现象的频繁发生。
问题二:执法力量分散,效率低下
城市管理的执法力量分散在市、区、街道等多个层级,无法形成合力,导致管理不见效,难以长效。同时,各执法队伍的职权划分不清,交叉重叠,导致一条马路多家管,一起违章多家罚的问题。
问题三: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管理不到位
由于执法力量主要集中在市、区两级,而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难点在街道,街道又没有执法主体资格,导致许多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问题四:执法与利益挂钩,谋利手段
由于行政执法权力与利益没有完全脱钩,有的行政机关将执法当成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造成重复处罚,甚至滋生腐败。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概念、基本做法与成效
概念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指将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的制度。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构成要件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构成要件包括:1. 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其他组织不能成为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主体;2. 行政处罚权必须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3. 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改革思路:
停止国务院有关文件
应尽快停止国务院有关文件,通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扩大对行政权的司法介入以及调整机构等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转变行政管理观念
需要转变行政管理观念,改变行政执法方式,依法解决行政处罚的“软”与“乱”的问题。行政机关应将行政执法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而非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
加强基层执法力量
应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提升街道的执法主体资格,使其能够更好地管理城市。同时,要加强市、区两级执法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应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将行政处罚权集中到一个行政机关,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一致性。这一制度已经在全国大中城市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建立新的法律运行机制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以上改革思路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