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及权利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及权利义务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18

 
39456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的用益物权是比较多的,包括房屋使用、出租、居住等的权利,新发布的民法典增加了房屋居住权的规定,那么民法典增加的“居住权”制度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民法典增加的"居住权"制度是什么(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增加了房屋居住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居住权的设立、登记和解除等规定。

1. 居住权的设立与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根据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设立居住权需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限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

2. 居住权的设立和登记

根据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一般无偿设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设立居住权时,应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从登记时开始生效。

3. 居住权的转让和继承

根据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一般不得出租,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

当居住权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时,居住权将被消灭。在居住权消灭时,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二、居住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 居住权人的权利

居住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1)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但使用权必须限于居住目的。

(2)享有与房屋使用权相关的各项权利,如相邻权等。

(3)有权对房屋进行修缮和维护,以满足居住目的。

(4)在居住期间内,有权将房屋出租给他人并收取租金,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要求,例如承租人转租必须得到原出租人的同意。

2. 居住权人的义务

居住权人有以下义务:

(1)在居住期间负责保管房屋。

(2)不得将居住权设定为抵押或任何其他权利负担。

(3)应承担房屋的日常管理和维修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使用费用。

(4)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

(5)在居住期满时,有义务返还房屋。

延伸阅读
  1. 民法典如何追究保证责任
  2. 狗咬人法律规定:民法典如何规范?
  3. 遗腹子能否获得交通赔偿的争议
  4. 职工因为过失伤人单位要承担赔偿吗
  5. 和二房东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2.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3. 使用年限
  4.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5.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6. 婚前购房的房产加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7. xx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