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集资房需签订何种合同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02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进行买卖交易时一般要签订买卖合同的,而在实践中如果进行小额的商品交易时,是以口头约定为准的,不签订书面合同,那么购买集资房需要签怎样的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集资房取得完整产权,其处理方式将按照商品房进行。因此,在购买集资房时,应当签订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在商品房销售时,应当订立书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 (一)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 (二) 商品房的基本状况;
- (三) 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 (四) 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总价款、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
- (五) 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 (六) 装饰、设备标准的承诺;
- (七) 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以及相关权益和责任;
- (八) 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 (九) 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 (十) 办理产权登记的事宜;
- (十一) 解决争议的方法;
- (十二) 违约责任;
- (十三)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集资房买卖的法律保护
集资房的买卖是否受到法律保护取决于其是否违法。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集资房的买卖受到严格限制。根据《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集资房按照经济适用房的处理方式进行。集资房买卖的条件如下:
- 购房人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时拥有有限产权。购房人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的情况下,不得直接进行转让。若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则政府将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 购房人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后,若决定转让经济适用住房,应按照当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因此,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集资房买卖行为将受到法律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具体的集资房政策上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