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1
互联网保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互联网金融机构推出的高收益、高流动性产品背后存在的时间错配问题,从而导致的风险。以互联网货币基金为例,虽然承诺T+0实时到账,但基金公司与银行签订的协议存款却有期限。一旦发生大规模赎回行为,互联网基金平台难以应对。此外,互联网金融机构由于刚起步,缺乏监管,缺少对短期负债和未预期资金外流的应对经验和措施。行业特征也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流动性风险较高的原因之一,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操作便捷性导致同步集中变现现象增多,互联网平台市场信誉度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容易出现“挤兑”现象。此外,投融资者数量庞大,大部分缺乏金融专业知识,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也容易给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流动性风险。
从金融市场小环境来看,影响互联网保险流动性风险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从业机构需要具备掌握和分析投资供需双方情况、生产金融产品、吸纳、储备和管理资金、管控资金流动、评估和管控风险等能力。
金融产品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投资项目、理财计划的合理性、获利可能性和安全性上。
投、融资者的数量、素质、投资心理和能力、融资动机和能力以及获益预期等因素往往影响资金与资产匹配的程度。
投资资金流主要表现为投资体量、流向、获利预期和集散度等,需要符合资金与资产匹配的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
市场的“品质”包括市场透明度、市场信用度和市场道德法律水平。市场透明度表现为金融从业机构、投资者、融资企业、政府管理机构等是否能真实、完整地掌控客观情况。市场信用度表现为上述各方是否能讲求诚信、严守契约精神。市场道德法律水平表现为上述各方是否能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奉公守法。
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技术先进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等。
这五个方面的品质和水平越高,互联网保险流动性风险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