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4-10
相对于传统保险推销方式,互联网保险为客户提供了自主选择产品的机会。客户可以通过在线比较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了解保费和保障权益,从而降低传统保险销售的退保率。
互联网保险在服务方面更加便捷。客户可以通过轻点鼠标完成在线产品咨询、电子保单发送等操作,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互联网保险使投保更加简单,信息流通更快,也让客户的理赔流程变得更加轻松,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
互联网保险也为保险公司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通过网络推进传统保险业的发展,降低了险种选择、保险计划设计和销售等方面的费用,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据统计数据显示,通过互联网向客户销售保单或提供服务比传统营销方式节省58%至71%的费用。
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十几年。然而,在这十几年间,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保险业的各个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0余家保险企业涉足互联网业务,2012年我国保险网销保费收入规模达到39.6亿元,较2011年增长123.8%。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曾公开表示,2006年中国的网络保险市场规模还不足2亿,而2011年中国的网络保险已达到300多个亿的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00%。
在保险业革新的道路上,专业模式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将从4亿多增加到7.5亿。同时,IBM预测到2020年,保险业电子自助渠道的份额将从2005年的0.16%上升到10%。
尽管互联网保险保持着高速发展,但在整个保险市场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不足3%。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还存在巨大差距。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险保费收入中,网上直销份额将增至8%左右,而美国车险保费收入中,网上直销业务将占到30%。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保险业务中将有近30%的商业险种和40%的个人险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计,到2016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的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590.5亿,渗透率将达到2.6%。互联网保险销售正在迎来爆发期。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累计保费收入达到81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业总保费的4.7%。这一收入已逼近去年互联网保险全年保费水平,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下发,互联网保险逐渐崭露头角,在所有互联网金融的子行业中,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子行业。
传统保险定价模式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静态精算模型,而互联网保险公司更多地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精算模型,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行为数据进行动态精算,可以以最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相比之下,传统保险公司在用户行为数据上无法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快速掌握。这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保险市场空间非常大,有利于促进保险行业的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