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01
2003年2月,陈先生和李小姐建立了恋爱关系并开始同居。两人以陈先生的名义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在2003年6月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100万元。首付30万元由两人共同支付,剩余70万元按揭贷款。2005年1月,房产证办理完成,登记在陈先生名下。然而,2005年12月,陈先生与李小姐因感情破裂分手,此时房产市值已升至160万元。李小姐主张除了她直接交的按揭贷款12万元外,房屋增值部分应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她应分得一半,即30万元。陈先生认为该房产为婚前个人财产,拒绝分割。双方将纠纷诉至法院。
经审理后,法院判决该房产为陈先生个人财产,归其所有。然而,对于李小姐提供的首付和按揭贷款共计12万元的证据,法院认定陈先生应偿还给李小姐该金额。至于房屋增值部分,法院认为属于陈先生个人财产,李小姐无权要求分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以登记公示为准,即房产证上所署名字的人即为该房屋的所有人。在本案中,由于房产证登记权利人为陈先生,李小姐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她是共同购买人,因此该房产为陈先生的个人财产。在同居期间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一般归登记人所有,另一方通常只能主张返还已付房款,关键在于能否证明自己实际出资情况。本案中,李小姐提供了银行存折、录音证明等证据,证明她实际出资12万元人民币,因此法院支持了她的诉讼请求,判决陈先生返还12万元给李小姐。至于房屋增值部分的分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属于法定孳息。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关系取得的收益,如利息、租金等,权利归属原物所有人。在本案中,房屋增值部分的收益属于法定孳息,仍由陈先生所有。然而,考虑到本案的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法院认为李小姐有权适当分享部分房屋增值收益,因此判决值得商榷。
现代都市中,恋爱期间共同购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尽管共同购房体现了感情的进一步加深,但也存在财产分割的问题,因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变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在购房过程中,建议使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首付款或按揭款。这样可以留下明确的资金流向证据,有助于日后维权。
购房合同和房产证上可以注明双方的名字,以确保共同购买人的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双方可以签署一份财产清单协议,详细列明共同购买的财产和各自出资情况,以备将来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如果发生纠纷,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例如银行存折、转账记录、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证明实际出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