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7
婚前协议是指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其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死亡时产生争议。
婚前协议在中国目前并不普遍,这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关。然而,在国外签订婚前协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如果婚后不幸福,离婚时,拥有一份婚前协议可以确保个人财产完全归自己所有,而不必担心财产损失。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然后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然后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广义的婚前财产公证还包括夫妻财产约定,即夫妻对婚后双方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等问题所做的约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共同所有或者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等。
婚前协议书的内容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协议内容涉及"离婚",或是离婚后的赡养费支付和子女监护权归属等问题,法官通常会判定该协议无效。判定无效的原因是我国法律普遍认为,婚姻生活应该是永续经营、长久维持的,因此离婚不能作为协议内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