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行为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法律知识

混淆行为行为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4-02

 
386432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未经授权,冒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商业活动。

2、与知名商品相混淆

未经授权,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饰或与知名商品相似的名称、包装、装饰,导致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产地

在商品上虚假标注产地信息,以引人误解商品质量。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1、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

限制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与其提供的相关商品搭配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2、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经销的商品

限制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3、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

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其配件。

4、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

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

5、以验货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

以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

6、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滥收费用

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滥收费用。

7、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

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

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1、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活动

限制他人购买指定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2、实施地区封锁行为

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财物或其他好处。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

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虚假宣传,以引人误解。构成虚假广告必须达到足以引起一般公众误解的程度。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低价倾销行为

四种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的法定情形:

1、销售鲜活商品

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商品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1、搭售

搭售商品或服务。

2、限制转售价格

限制转售商品的价格。

3、限制转售地区

限制转售商品的地区。

4、限制转售客户

限制转售商品的客户。

5、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等

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等。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1、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

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经营者实施的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费者对受到诋毁的经营者产生错误认识或怀疑心理,从而不愿或不再与之进行交易。

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1、投标者串通投标的办理、共同压低报价、不进行价格竞争

投标者串通投标的办理、共同压低报价、不进行价格竞争。

2、招标者与投标者串通

招标者与投标者串通。

延伸阅读
  1.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2. 商业贿赂如何立案
  3. 商业贿赂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 如何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5. 经营者不得从事哪些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经营者义务热门知识

  1. 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
  2. 混淆行为行为
  3.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4.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重要性
  5. 商业贿赂行为与行贿罪的辨析
  6. 商业贿赂罪行:如何应对及防范
  7. 商业贿赂行为的责任形式有哪些
经营者义务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