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7

 
385506
有的双方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的时候,可能会通过口头的方式来订立民事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民事合同是需要有法律效力,才会约束双方当事人的。那么,口头约定合同是否有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口头约定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或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等方式订立的合同。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在自由市场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合同法重视口头合同的原因之一是其不要求特定形式。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

口头合同的限制情形

口头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即当事人通过语言表达意思,而不是书面形式。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口头合同在即时交易中非常常见。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其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难以确定双方的责任。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涉外合同和价款或报酬超过10万元的合同,除即时交易外,也应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法律的规定,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然而,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例如10万元在深圳和上海的经济交易中并不算巨额,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属于巨额。因此,《合同法》第10条对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改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采用书面形式”。因此,不动产转让合同、涉外合同和价款或报酬当事人认为数额巨大且不能即时结清的合同都不适宜采用口头形式,否则在合同纠纷发生时难以举证。

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

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当事人没有使用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恶意串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合同当事人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口头合同即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5.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6. 合同生效要件批准手续的必要性
  7. 如何认定格式条款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