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辞退的原因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为对方着想,话语得当,使得员工情绪可以得到控制,事情会简单一点,与员工面谈不仅仅是尊重,也为了避免以后纠纷的出现,辞退也能够相应的避免被申诉劳动仲裁,减少公司损失。关于辞退的原因有哪些?以下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在线小编为您整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而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或提前通知。然而,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和内部规章制度等材料。但是,是否构成《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需要首先考虑公司是否有该规章制度,并且公司是否已依法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其次,需要考虑劳动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规章制度中规定的严重程度。如果对单位开除的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绩效考核不稳定
如果员工在职期间绩效考核成绩极不稳定,甚至没有达到合格线,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实行奖优罚劣,这是一种常用的激励和管理手段。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核末位并不等同于不能胜任工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8号指导案例,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等级考核中居于末位等次,并不意味着“不能胜任工作”,不符合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用人单位不能仅凭此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强行解除,将属于违法解雇行为。
巧妙“调岗”辞退
调岗是一种常用的辞退手段,通常可以快速见效且赔偿较少,使用人单位乐于采用。然而,调岗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炒鱿鱼的方式,许多员工明知内幕却无力反抗,只能无奈接受。当员工不胜任工作时,企业可以单方面将其调岗,无需征得员工同意。然而,企业调整后的岗位必须合理。在进行调岗时,应向员工发出调岗通知书,并明确注明调岗的原因是不胜任工作,并要求员工签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的事实。
避免劳动仲裁
对于那些既不想赔偿又不想明着开除员工的公司,只能从其他角度出发,寻找合理适当的方式,以避免员工提起劳动仲裁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