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代销资格要求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6
私募基金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有很多的选择模式,并且方式很灵活,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销售。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相关的要求,并不是说谁都可以代销。那么,这里的要求都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私募基金的代销资格要求对募集主体有严格限制。目前,符合私募基金代销资格的主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备案于基金业协会的私募管理人;另一类是在证监会注册并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并且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因此,只有符合第二类主体资格的机构才能从事私募基金销售工作。
私募基金代销资格的具体要求
所有具备私募基金代销资格的主体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明确私募基金的100万门槛限制,不得通过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拆分、转让等方式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也不得募集以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任何产品。
- 在私募基金产品推介过程中禁止使用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等媒介;禁止在公共网站链接广告、博客等媒介;禁止使用互联网媒介,包括未设置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募集机构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等;禁止使用公共传播媒体,包括海报、户外广告、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
- 明确禁止的行为包括:允许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推介;推介非本机构募集的私募基金;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承诺投资者最低收益,包括宣传预期收益等;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等。
- 规范代销责任归属,承担特定对象调查、私募基金推介及合格投资者确认等责任。私募管理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还需与所有具备私募基金代销资格的机构签署基金销售协议,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
- 遵从基金管理人建立的开户制度,与监督机构联名开立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并签署监督协议。
- 遵从投资者回访确认制度,即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后,安排本机构的推介业务人员进行录音电话、电邮等形式的回访。回访过程中必须遵从可观原则,不得诱导投资者。只有经过回访确认后,基金管理人才能签署基金合同。
- 严格限制工作人员,只有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私募基金募集业务。
- 建立投资冷静期制度、投资者资料保管制度,并明确投资者标准。
因此,只有同时符合以上所有资格要求的机构才能真正具备私募基金代销资格,合法、正规地参与私募基金销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