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根据《劳动法》第17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且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劳动合同一旦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如果任何一方希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变更合同内容,也必须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可以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以及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都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依据。
对于本案中公司的调岗安排,首先需要分析公司规定的调岗制度的性质和依据。如果公司的调岗制度在劳动合同中有体现,那么根据劳动合同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都应当履行合同约定。公司要求员工在职务上回避利益冲突,属于合理行使用人自主权的范畴。如果在劳动关系建立时的劳动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员工在出现约定情况时应当预见到可能面临的后果,因此公司有权依约调岗,员工应当服从工作安排。
然而,如果公司的调岗制度仅存在于内部规章制度中,即使该制度符合法定的实体和程序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在没有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员工完全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内容来执行,公司在与员工协商并确认员工接受调岗方案之前无权直接进行调岗。
如果用人单位对夫妻、亲属关系可能影响利益回避原则有所顾忌,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同部门或直属上下级关系的员工间不得具有夫妻或亲属关系,一旦存在此类关系,公司有权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如果这样的规定只存在于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中,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添加该制度作为合同的附件,并明确该制度规定也属于劳动合同的条款,具有与劳动合同相等的效力。
综上所述,公司在没有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无权单方面进行调岗安排。然而,如果公司的调岗制度在劳动合同中有体现,并且符合法定要求,公司可以依约进行调岗。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对夫妻、亲属关系可能影响利益回避原则有所顾忌,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