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01
2002年4月,深圳某区法院受理了一起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案件的原告是一家运输公司,被告是一家保险公司。原告于2001年10月与被告订立了一份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10万元,并支付了保险费。保险合同中附加了盗抢险。被保险车辆的厂牌型号为“东风”,牌证号码为粤B21353,发动机号为2863。然而,被告在2001年12月根据原告的申请,出具了一份批单,将保险车辆的型号变更为“江-淮”,牌照号码变更为粤B20508,但未记录变更后的发动机号码。
2002年1月18日,案外人王*森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于前一天夜晚失窃了一辆货运车,该车的型号为江-淮352,牌照号码为粤B20508。原告于2002年4月20日向被告提出了索赔,并提供了索赔依据的各种材料,包括报告单、损失清单、权益转让书以及保险凭证、车辆交易收据、行使证等。其中,申请表明确注明了报废车辆的车主是原告公司,车辆牌照为粤B20508,车型为江-淮352,并注明该车于2002年1月17日丢失并已注销车辆档案。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并认为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存在矛盾。因此,被告决定不予赔付,引发了原告提起诉讼的行为。原告主张被告应履行保险赔偿责任,而被告辩称原告违反了诚信原则,要求解除合同,并指出原告在索赔过程中使用了欺骗手段。被告认为,原告提供的购车发票上的购车时间和金额与实际情况不符,两张行使证上同一牌照的车辆的型号、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不同,公安年检印章也不一致。因此,被告认为有权拒绝赔付。
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告无理拒赔,应照单赔付。这一审判结果在保险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业内人士开始思考问题的原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新规则》),该规定于2001年12月6日通过,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新规则》对诉讼证据材料和举证责任进行了一些新的规定,对各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案例具有代表性。
《新规则》对保险理赔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证据的法律属性和举证责任的分配。
《新规则》明确了不同类型证据的法律属性,以明确保险人在作出理赔结论时所依据的资料具备的法律特征。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证据主要分为七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材料、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在保险理赔实务中,最常见的是书证和物证。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保险单、保险费专用发票、来往函件、机动车辆失窃证明、索赔申请书等。物证是以其存在、外部特征或本身固有属性反映案件事实的证据,如受损的保险标的或部件、车辆钥匙等。
《新规则》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了新的规定。根据规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时,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如需自己保存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人民法院调查收据的证据可以是原件原物以及视听材料的原始载体,若是复印件复制品,应核对无误,并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不真实或无法认定真实性的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如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和存在疑点的视听材料。
因此,在保险理赔取证实务中,保险人应要求被保险人提供的索赔材料是原件或原物。若属复制件或复制品,应由双方确认与原件或原物无异。例如,对事故现场和受损物品拍摄的照片,被保险人应对其来源和真实性加以说明,并签字盖章确认其与原件或原物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