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农民工法律知识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9-10

 
372281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保障制度有哪些?如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所制定的。该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农民工记工考勤卡、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公示、劳务用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等。此外,不同地区还采用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备案制、欠薪报告制、工资支付预警制等监控制度,以确保农民工工资的支付。

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最初适用于建筑行业,用于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现已扩大到交通、水利、铁路等行业。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并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但各地在缴存主体、缴存额、启用程序、返还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三、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

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是为了垫付被欠薪农民工的临时生活费或路费而设立的专项资金。该制度于2004年在浙江省首次引入。

四、农民工工资支付诚信制度

农民工工资支付诚信制度是指人社部门通过对各类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包括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在内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

五、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检查制度

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检查制度是指人社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行日常或专项监督检查。我国的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对人社部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规定。实践中,人社部门除了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等工作外,每年春节前还会与其他部门联合,对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及其他农民工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无证照作坊等进行农民工工资专项清理行动。

延伸阅读
  1. 拖欠农民工工资单位的法律责任及解决途径
  2. 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调解与解决方法
  3.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发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5.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3.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法律规定及维权方式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农民工工伤赔偿协议书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