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4-29
不正当低价销售是指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从主观目的来看,不正当低价销售的行为人是出于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他们试图通过低价销售来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份额,削弱或挤垮竞争对手,从而实现垄断经营的目标。如果经营者不是出于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则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从客观行为来看,不正当低价销售表现为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法律要求这种低价销售必须达到低于成本的程度,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某种低于成本的销售并不妨碍竞争的正常进行,对其他竞争者、消费者及社会利益都没有造成任何危害,那么它就不被认定为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例如,经营者仅仅是出于促销或进入新市场的需要,在短期内偶尔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并没有对市场造成任何危害,一般不被视为违法。
不正当低价销售造成了对正常竞争的限制与破坏。这种限制与破坏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被现有事实证明将来可能发生的。对于专营某一种产品的企业来说,由于大型综合性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会直接排挤专营企业出市场。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可能无法达到挤垮竞争对手的目的,反而会导致真正的经济损失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