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4-29

 
365223
从竞争法的角度来看,降低成本价格和提高质量正是法律所要追求的目标,降低价格本身也是竞争法在一般情况下所要鼓励的,对于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的禁止只是基于保护竞争的要求而规定的例外情况,一般均有严格的适用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地把握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构成要件。按照各国立法的通例,一般在法律上从不正当低价销售的主体、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等方面来考察其法定构成要件。从主体上看,不正当低价销售的行为人是处于卖方地位的经营者,而且通常是占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这些企业一般资金雄厚,经营品种多,生产规模大,生产占有率高,经营风险小,具有优越的竞争条件。正是由于这种优越的竞争地位,他们才敢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不正当低价销售是指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主观目的

从主观目的来看,不正当低价销售的行为人是出于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他们试图通过低价销售来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份额,削弱或挤垮竞争对手,从而实现垄断经营的目标。如果经营者不是出于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则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客观行为

从客观行为来看,不正当低价销售表现为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法律要求这种低价销售必须达到低于成本的程度,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某种低于成本的销售并不妨碍竞争的正常进行,对其他竞争者、消费者及社会利益都没有造成任何危害,那么它就不被认定为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例如,经营者仅仅是出于促销或进入新市场的需要,在短期内偶尔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并没有对市场造成任何危害,一般不被视为违法。

危害后果

不正当低价销售造成了对正常竞争的限制与破坏。这种限制与破坏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被现有事实证明将来可能发生的。对于专营某一种产品的企业来说,由于大型综合性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会直接排挤专营企业出市场。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可能无法达到挤垮竞争对手的目的,反而会导致真正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延伸阅读
  1. 不正当的低价销售有何概念
  2. 不正当低价销售法定构成要件有哪些
  3. 具体什么是不正当低价销售
  4. 不正当低价销售指的是什么
  5. 不正当低价销售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法律属性的不同
  2.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3.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4.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5. 传销诈骗罪100万会被罚款多少
  6.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7.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