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确认的法律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确认的法律性质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6

 
364846
如果给单位工作了几个月了,单位还没有联系签订劳动合同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确认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那么,劳动关系确认是一裁终局吗?接下来,请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带来的法律知识。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关系确认并非终局裁决。劳动仲裁可以作出终局裁决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争议

当涉及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时,劳动仲裁可以作出终局裁决。

二、国家劳动标准执行争议

当涉及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发生争议时,劳动仲裁可以作出终局裁决。

劳动仲裁的起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精神,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才能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超过规定时间未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且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950年,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该规定采用了协商、调解、仲裁和人民法院审理等程序来处理劳动争议。然而,从1956年到1986年,中国改用了来信来访制度处理劳动争议,这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如浪费人力和物力以及纠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劳动争议不断增加。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恢复了国有企业中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劳动争议大量增加。1993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扩大到各种性质的企业。目前,劳动仲裁的处理范围主要包括:

  1. 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而发生的争议。
  2. 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 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4.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该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在处理程序上,企业劳动争议通过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通过仲裁委员会仲裁,而人民法院负责审判。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劳动法》,在第10章《劳动争议》中确认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各项内容,并特别规定,如果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如果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可以通过仲裁和法院审判程序处理。

延伸阅读
  1. 工地工资拖欠的解决方法
  2. 厂方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3. 确认劳动关系能否中断索要工资的时效
  4. 合同易主员工如何赔偿
  5. 劳动者被辞退的维权方式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关于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
  2. 工伤十级解除劳资合同的赔偿
  3. 员工不胜任现职务可随意调岗吗
  4. 如何规避风险并约定离职补偿金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6. 哺乳期内被调岗的合法性
  7. 劳动仲裁支持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珠海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昆明市劳动合同范本
  3. 福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4. 技术岗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