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的分类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6-25

 
362587
我国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还算是挺完善的,犯罪类型有很多,我国针对每个犯罪类型都有相应的法律处罚。其中职务犯罪在我国是很常见的一个违法犯罪行为,最常见的还是贪污贿赂罪。手心律师网小编这就带您深入的了解一下职务犯罪的相关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可以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包括以下罪名: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

渎职罪包括以下罪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职务犯罪的定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

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要件。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犯罪构成所必需的主观和客观要件是法定的基本要求。

职务犯罪的主体

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

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状态。

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

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是指侵害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以及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职务犯罪的特点

职务犯罪主要指掌握一定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特点包括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为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职务犯罪对社会造成了腐败现象,引发社会冲突,破坏了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伤害。随着高科技的运用和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职务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特殊性、犯罪手段隐蔽性、追求犯罪安全性和犯罪形式智能化等多元化特点。职务犯罪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多方面,既包括个人素质方面的微观因素,也包括制度结构方面的宏观因素。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

根据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其中,贪污贿赂犯罪在刑法第八章中规定了十五个条文,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在刑法第九章中规定了二十三条,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此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包括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报复陷害罪和破坏选举罪。

延伸阅读
  1. 贪污受贿是否构成职务犯罪
  2. 监察委职务犯罪的认定
  3. 贪污罪与渎职罪的主体区别
  4. 如何判定渎职罪
  5. 反渎职侵权局的侵权指什么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