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在国际仲裁立法中,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一定的要件。然而,由于各国对此内容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以下问题的出现:一国法律规定某一特定事项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当事人为此订立的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而在另一些国家,对同样的事项并无限制,仲裁协议在这些国家则被视为有效。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公共利益,各国有权依据本国法律认定仲裁协议项下仲裁事项的可仲裁性,从而导致各国之间在仲裁协议有效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国际仲裁立法中,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及其是否应该得到承认与执行,以及由哪国法院作出认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纽约公约》,裁决地国和执行地国均可以决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然而,各国法院在作出认定时,将适用本国的法律。这就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发生:如果仲裁裁决被裁决地国的法院撤销,但执行地国的法院认为该裁决仍然有效,那么该裁决仍然可以在执行地国得到承认与执行。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