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知识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0-05-25

 
34928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TCL集团为例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是在西方跨国公司大举抢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萌芽于20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具有规模小、次数少、目标地区小等特点。九十年代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数据显示,1988~2003年我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1988~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仅有2.61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并购金额逐渐增加,2003年高达16.47亿美元。我国的跨国并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里本文选取了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跨国并购现状有一个认识。

(一)TCL收购**施*德公司。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并购了**施*德的生产设备、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存货及多个品牌,同时协议租用位于Tuerkheim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生产设施,建立其欧洲生产基地。施*德是一家113年历史的家电生产厂家,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

此次并购帮助TCL获得高达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绕过了欧洲对中国彩电的贸易壁垒。同时施*德的品牌效应及其遍布全世界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也将有助于TCL进一步开拓欧洲乃至世界市场的业务。

(二)TCL与**汤*逊合并重组。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汤*逊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由双方共同投入电视机和DVD资产,设立一个合资公司TTE,TCL集团将持有该合资公司67%的股份。汤*逊目前为全球四大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之一,旗下的品牌分别在欧洲与北美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在欧美已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其生产基地也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墨西哥、波兰等国。

TTE公司成立后,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同时可以节约TCL进入欧洲数字彩电的品牌推广成本。但是并购过程的成功并不代表是成功的并购,对并购行业景气度研究浅薄,一开始就注定了TCL购并汤*逊之后业绩方面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实性。根据TCL集团披露的2005年上半年度报告报道资料称,前6个月公司利润总额-13.688274亿元,同比下降278.79%;净利润-6.926102亿元,同比下降285.5%。TCL集团将大幅度亏损的原因归结为,与汤*逊合资的TTE公司协同效应尚未发挥,其欧美业务亏损3.4378亿元。由此看来,公司的国际化并购项目拖累着公司的整体业绩。

(三)TCL牵手**卡特。2004年10月9日,TCL董事长兼总裁李*生与**卡特集团董事长谢*克在北京签订了成立双方手机合资公司的正式合同。**卡特是一家全球著名的手机商,占有全球3%左右的市场,在欧洲则更大一些,甚至在我国华东一带,**卡特也有7%左右的市场。

延伸阅读
  1. 国际国内汽车企业并购案例
  2. 海外并购基金类型有哪些
  3. 海尔集团并购案例
  4. 企业跨国并购有什么类型?
  5. 国际并购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什么是WTO规则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2. 报关瞒报要坐牢吗
  3. 什么叫绿色贸易壁垒
  4. 空运提单什么时候出
  5. 台湾自行车企业着手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
  6. 申请专利海关备案必提交的文件
  7. 我国出口产品如何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