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依据探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依据探究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0-28

 
348861

劳务派遣中的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一、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被称为"用人单位",而被派遣的劳动者工作的单位被称为"用工单位"。换句话说,劳务派遣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和支付工资,而用工单位有责任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

在劳动纠纷发生时,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也就是说,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发生争议时,可以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共同被申请人或共同被告,提起仲裁或诉讼申请。

二、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的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规定表面上有利于保护劳动者,但由于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第58条),用工单位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如果不区分雇主责任的类型,让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一律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就无法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事先控制自身风险。这将导致使用劳务派遣对用工单位的经济意义大幅下降,从而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因此,用工单位不应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应主要承担派遣工人在其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而不应承担与招聘、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责任。劳务派遣的存在和流行肯定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过分加重用工单位的责任,不利于该行业的积极发展,最终也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三、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会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将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对于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依据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理论依据是为了劳动者就业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而法律依据则是《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以上是对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依据的相关知识介绍。

延伸阅读
  1. 法人变更对社保的影响
  2. 案件回放
  3.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不对,劳动者的责任如何承担?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5. 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新亮点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兼职过程中受伤的责任承担
  2. 确定住宿费赔偿数额的方法
  3. 临时工劳动合同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4.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维权途径
  5. 大学生拒绝实习安排是否会被开除
  6. 公司未交社保签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7. 劳务分包给个人的合法性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