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28
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被称为"用人单位",而被派遣的劳动者工作的单位被称为"用工单位"。换句话说,劳务派遣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和支付工资,而用工单位有责任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
在劳动纠纷发生时,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也就是说,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发生争议时,可以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共同被申请人或共同被告,提起仲裁或诉讼申请。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规定表面上有利于保护劳动者,但由于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第58条),用工单位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如果不区分雇主责任的类型,让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一律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就无法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事先控制自身风险。这将导致使用劳务派遣对用工单位的经济意义大幅下降,从而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因此,用工单位不应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应主要承担派遣工人在其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而不应承担与招聘、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责任。劳务派遣的存在和流行肯定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过分加重用工单位的责任,不利于该行业的积极发展,最终也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会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将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对于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依据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理论依据是为了劳动者就业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而法律依据则是《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以上是对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责任依据的相关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