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规定指导赔偿争议解决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0-1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分工关系
1. 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关系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对赔偿事宜发生争议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对于已经通过劳动争议程序解决的事项或者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的程序办理。
2. 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原则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了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在解决劳动保障问题时不能同时适用的原则,主要包括:1)对于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事项,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解决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2)对于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规定申请调解、仲裁或者起诉的事项,不能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在调解、仲裁、诉讼期间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3)对于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规定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解决的事项,不能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对于上述事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3. 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分工
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两种不同法律制度。为明确其法律分工,确保分工明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通过第二十一条确立了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在解决有关劳动保障问题时不能同时适用的原则。这一原则以追究赔偿责任为标志,划分了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分工。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2)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法;3)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等。对于因赔偿发生争议的情况,劳动者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