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法律原则与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的法律原则与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379577
工伤鉴定是一项要求严格的工作,那么工伤鉴定的工作原则是什么呢?工伤鉴定的程序又是怎样的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一、工伤鉴定的原则

1. 医务劳动鉴定与伤残等级之间的关系

要成立鉴定技术小组,由有经验、良好医德和医务劳动鉴定资格的医学专家组成,杜绝一人鉴定的现象。

2. 贯彻执行劳动鉴定标准

严格按照政策和规定程序进行鉴定。

3. 建立和健全劳动鉴定档案

包括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统一制发卡片、表格和致残证件等。

4.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劳动鉴定工作关系到职工的工伤待遇、养老保险、疾病医疗、劳动就业等权益。劳动鉴定工作人员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使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

5. 服务于企业的原则

劳动鉴定要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为企业排忧解难,减轻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为企业参与竞争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6. 客观、公正的原则

劳动鉴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标准为尺度。鉴定结论应由集体研究确定,并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劳动鉴定人员要实行回避制度。

二、工伤鉴定的程序

1. 劳动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特殊情况下,职工可直接申请。

2. 提供相关资料

提供历次病、伤、残的原始病历,工伤残的需要提供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材料;职业病的需要提供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提供的诊断资料;精神病的需要提供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他情况需要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等。

3. 劳动鉴定委员会审定申请

劳动鉴定委员会认真审定申请及附件材料,对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

4. 统一安排鉴定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安排鉴定,并提前通知企业和相关人员。

5. 医学诊断

劳动鉴定委员会委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员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学诊断。

6. 鉴定结论

专家组根据伤残、病残职工的状况,写出定性、定量的诊断意见,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伤病或伤残等级,并发给等级证明书。鉴定结果及时通知企业和被鉴定的职工。

7. 复查和重新鉴定

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

三、工伤争议处理

1. 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

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

2. 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

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延伸阅读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伤残签定评残所需的必要资料
  3. 工伤鉴定级别及程序
  4. 工伤鉴定程序是否需要本人参与
  5.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10级伤残的经济补偿标准
  2. 劳动管理部门对工伤争议的相关问题的答复
  3.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
  4. 一. 工伤肋骨骨折评级标准
  5. 右手食指末节骨折工伤鉴定等级
  6.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限制及收费标准
  7.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