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0-21
仲裁作为一种古老的争议解决方式,早在希腊和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国家就已经被广泛使用。随着国际商事交往的增加,国际商事仲裁在20世纪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仲裁机构,并将国际商事仲裁从临时仲裁发展为常设机构仲裁。同时,许多国家也制定了自己的国内仲裁法来规范涉外商事仲裁,并赋予法院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监督仲裁的权力,这表明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性正在增强。
在我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仲裁制度发生了整体性和突破性的变化。在《仲裁法》实施之前,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附设于民间团体,与国际惯例较为一致。而其他国内仲裁机构则附设于行政机关,普遍实行“又裁又审、一裁二审”的制度,即上级仲裁机构有权撤销下级仲裁机构的裁决,并指令重新裁决;当事人对仲裁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法》的颁布扭转了这种混乱的局面,要求新设立的国内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仲裁机构之间无隶属关系,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的制度。此外,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的监督也得到加强,除保留了申请裁决不予执行程序外,还增加了裁决撤销程序。对涉外仲裁裁决一般只审查程序,而对国内仲裁裁决既可审查程序,又可审查实体内容。
从涉外商事仲裁的性质来看,仲裁是基于当事人的意志和合意创立的,仲裁庭的权力来自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而不是国家司法主权。因此,仲裁没有强制性权力,需要得到法院的支持与协助。仲裁庭的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因此,对仲裁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是必须的,法院担当这一职责是最合适的。
涉外商事仲裁以公正为基本价值,兼顾效益。仲裁的追求效益决定了对公平与效益的追求,这也决定了仲裁需要法院的监督。法院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仲裁员的武断,纠正仲裁程序中的错误,保障公平的实现。同时,法院行使国家强制力,对仲裁给予支持,可以防止当事人的恶意拖延,提高仲裁的效率,有助于实现仲裁的效益目标。
历史上,随着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衰落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兴起,国家法律与其他自治法的矛盾日益突出,商人法庭与王权之间出现了斗争。最终,王权取胜,但同时承认了商人社会对部分案件的处理权,并对商人的裁判行为进行监督。仲裁方法被国家政权认可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院对仲裁进行监督开始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有关仲裁的法规,确认了仲裁的法律地位,并对仲裁的司法监督和法律补救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从这个发展史可以看出,仲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法律的过程,法院对仲裁进行监督是历史的客观选择。
然而,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应该是适度的、有限的。过度的监督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愿,将仲裁变成法院的初审或预演,不符合当事人选择仲裁的初衷。过度的监督也不利于对效益的追求,导致仲裁的延滞,增加当事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过度的监督会使仲裁丧失固有的优势,损害其迅捷、经济和自由度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