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8-02
我国已制定公布303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6000余项食品安全指标。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并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制定完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已制定公布了乳品安全标准、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通则等303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了6000余项食品安全指标。
1、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通过不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色谱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出限低、样品用量少、方便快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安全检测中。常用的色谱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免疫亲和色谱法。
2、光谱技术
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是一种无损的快速检测技术。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等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广泛。
3、生物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利用生物材料与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反应来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选择性高、结果精确、灵敏、专一、微量和快速等优点。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生物芯片技术。
4、快速检测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手段,具有检测速度快、能够赢得时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等优点。与传统检验检测相比,快速检测技术在现场对样品进行筛查,通过相对危害指标的定性检测,能够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也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逐步调整监管模式,将技术监管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各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