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涉安全等产品须强制性认证具体内容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认证法律知识

中国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涉安全等产品须强制性认证具体内容是什么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22

 
429325
对于产品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加强了在质量认证上的体系建设,这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就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才能在产品的质量上有更好的保证。那么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强化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提出了以下基本原则:

1. 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

3. 将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质量发展机制。

4. 以自愿开展为主、强制实施为辅,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2. 主要目标和措施

《意见》明确了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1. 目标:通过3-5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各类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2. 措施:

2.1 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打造中国质量管理“工具箱”,并开展百万家企业学习应用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活动。

2.2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和质量基础建设:鼓励各级政府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推动各行业抓质量提升。

2.3 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运用国际先进标准和方法提升认证要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系统性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

3. 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

《意见》要求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具体要求如下:

1. 强制性认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

2. 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互联网+认证监管”方式,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确保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

4. 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和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

《意见》还提出了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和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的具体要求:

1. 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2. 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鼓励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引入国外先进认证标准、技术和服务,提高引资引智引技的质量效益。

通过上述措施和要求,中国将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推动质量水平的提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同时,通过强制性认证和监管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合规性。
延伸阅读
  1. 商标认证的定义和类型
  2. 销售瑕疵产品过了质保期还赔吗
  3. 承诺书的格式是怎么样的
  4. 经济纠纷承诺书有用吗
  5. 案发后召回违法所得是什么意思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2.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3.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4.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5. 恶意赔偿请求的合理范围及处理方法
  6.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
  7.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