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投诉法律知识

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29

 
378404

陷阱一:虚假打折

在众多的价格陷阱中,虚假打折是一些商家惯用的伎俩。他们会标价为“原价400元,现价160元”,但实际上,经查发现其原价本来就是160元。

陷阱二:标签内容模糊不清

某些商家在标签上故意省略了重要信息,例如产地、规格等。当消费者要求提供原价时,商家却不能提供降价前的交易票据。

陷阱三:购物返券限制多多

有些商场推出购物“满百送20元”活动,但消费者得到的20元只能在该商场使用,并非现金。另一些商场规定购物券需和一定的现金同时使用,以诱导消费者进行循环滚动式消费。

陷阱四:“买一送一”实为搭售

虽然国家对“买一送一”等涉嫌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纠正,但商家又找到了新的应对招术。他们在洗护用品专区等地方进行“捆绑销售”,将两个单品的价格相加,然后冠以“买一送一”的名义。

陷阱五:虚假优惠形式多

一些商家使用带有欺骗性和误导性的文字和图片进行促销。例如标注“清仓大甩卖”、“市场最低价”、“特价”等标记,这些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陷阱六:质量也跟着打折

在价格打折的同时,商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有些商家在售出商品时标明“概不退换”,还设立所谓“最终解释权”来规避责任。

面对价格陷阱,如何冷静破解

1. 不要轻信对方的宣传,应在冷静、全面考虑之后再采取行动,切忌被对方价格上的优惠所迷惑。

2. 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确定的购买目标、计划和具体步骤,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该讨价还价就讨价还价,该反击就果断反击,绝不手软。

3. 不要在时间上受对方所提期限的约束而匆忙地做出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耐心、遇事从容不迫,对消费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买方在消费中能够抵御卖方各种招数,坚持得越久,最终得到的实惠和好处也就越多。相反,如果买方招架不住卖方的各种手法和招术,急于订购其商品,必然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三层小洋楼被棚改,被征收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突破性设计
  3. 私募基金的法律责任
  4. 未成年人22点至8点禁玩网游,网友限制六大措施
  5. 如何申请执行房屋析产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2.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3.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4. 第一责任人
  5. 《产品质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6. 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7.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