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17
在国际法中,很难找到明确列出受害国可以采取哪些报复措施来捍卫本国利益的明文规定。然而,在国际实践中,报复行为却屡见不鲜。不同国家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了多种报复方式和措施。以下是主要的几种报复方式:
在古代,自卫反击被视为同态复仇的典型方式,而如今已演变为国家自卫自保的措施。当受害国面临外国的侵害时,会以牙还牙的方式进行报复,以保护本国的利益。受害国会采取与侵权国相同或相似的措施进行报复,即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自卫反击可以采取武装冲突的方式,也可以选择政治外交措施。
当被侵权国受到外国的实际侵害时,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抗击,维护自身的权益,防止更严重的后果发生。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正当防卫的行为。
降低外交关系规格是现代国家常采用的一种报复措施。当一方采取极端不友好行动,严重侵犯另一国利益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时,受到冒犯的国家会果断降低外交关系规格。
断交是一种极端的外交报复措施。通常在两个国家发生严重冲突后,一国认为维持与该国的外交关系已没有意义,因此决定断绝外交关系,撤回本国派驻该国的外交使团,冻结与该国的一切往来,甚至冻结该国在本国的资产。这种极端报复措施在近现代经常出现。
制裁主要分为政治制裁和经济制裁两大类。政治制裁的正义性取决于被制裁国家是否构成严重的国际不法行为。经济制裁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常用的报复方式。经济制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禁止本国企业与被制裁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对被制裁国家实行出口管制,甚至封锁港口和海运通道,限制与被制裁国家的进出口等。
当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时,后者可以采取贸易制裁措施进行反击,以平衡两国贸易关系,俗称为"贸易战"。反制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一方单方面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包括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另一种是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寻求解决贸易摩擦和争端。后者仅适用于两国均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情况。在贸易战初起时,通常需要立即采取反制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截断资源供应链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经济报复手段,俗称为"卡脖子"。报复国利用侵权国对本国稀缺能源和资源的严重依赖,采取极端方式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进行报复。例如,关闭天然气供应、停止电力或生活用水供应、停止石油输出、停止稀有资源出口等,迫使对方屈服。尽管这种报复手段不受欢迎,但确实非常有效且成本最低,被反制的几率几乎为零。例如,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时,俄罗斯断然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导致乌克兰和欧盟各国的国计民生受到巨大影响,不得不屈服。
小国、弱国常常采取报复性挑战这种方式进行自保。由于小国、弱国无力进行正面对抗,它们会制造事端,挑战强国的权威,打击强国的软肋。例如,朝鲜挑起核危机的背后意图与反抗美国为首的**集团的长期压迫密切相关。古巴、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挑战美国和**集团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