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破产后的合同处理事项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5-16
处理担保公司破产后的合同的法律规定
一、担保财产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担保公司破产后的合同,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 若债权人放弃优先受偿权,则将抵押财产计入破产财产;2. 若债权人不放弃优先受偿权,则超过抵押债权部分计入破产财产;3. 若企业对同一财产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则按照抵押顺序进行偿还;4. 若一个企业为另一个企业提供担保,则被担保企业破产后,担保企业应按照担保合同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企业和被担保企业的债权人可协商确定清偿债务的期限;5. 若行政机关为企业提供担保,则应依法认定担保合同无效。
二、公司破产后合同的效力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有权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因此,企业被宣告破产后,合同相对人不能以债务人破产为理由请求解除合同。管理人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合同时,应以维护破产企业的权益和破产财产利益为标准。在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时,管理人应支付全额对价。若选择解除合同,则尚未履行的合同义务转变为破产债权,并应赔偿相对人因解除合同而遭受的损失。
三、破产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四章规定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和解和整顿程序,具体内容如下:1. 提出整顿申请:在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申请后的三个月内,被申请的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进行整顿,整顿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2. 提出和解协议草案:被申请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在人民法院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之前,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其中包括清偿债务的期限、数额及请求减免的数额。3. 和解协议的讨论:在全体债权人会议上,对和解协议进行讨论、表决。若通过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人民法院将发布整顿公告,中止破产程序。4. 制定整顿方案:企业主管部门应协助企业拟定整顿方案,并交由企业职工大会讨论,原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主持整顿工作。5. 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拟破产的企业进入整顿阶段后,企业职工大会和债权人负责监督整顿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向职工大会和债权人会议报告整顿情况。职工大会和债权会议应全程监督企业是否认真执行和解协议,是否存在不法行为。如发现不法行为,应立即向人民法院报告,终止整顿,恢复破产程序。6. 裁决整顿结果:经和解整顿后,企业能按和解协议解决与债权人的债务纠纷,并按协议清偿债务,人民法院应公告终止破产程序,恢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若无法达成和解协议,则公告终止整顿,恢复破产程序。以上是关于处理担保公司破产后合同的法律规定。具体的处理方式和破产程序需根据相关法律进行清算和申请。如需进一步咨询或遇到问题,可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