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13

 
328367

用人单位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就需要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且可能会被责令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总和1至5倍的赔偿金。

2.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就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3.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需要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差额,并可能被责令支付相当于差额的1至5倍的赔偿金。

4. 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就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可能被责令支付相当于经济补偿总和的1至5倍的赔偿金。

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金额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具体情形如下:

1. 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导致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减少,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收入,并且需要支付额外的赔偿费用,金额为应得工资收入的25%。

2. 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导致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 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导致劳动者发生工伤或医疗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除了按照国家规定提供工伤和医疗待遇外,还需要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的25%的赔偿费用。

4.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

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导致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身体健康受损,用人单位除了按照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需要支付相当于医疗费用的25%的赔偿费用。

5. 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还可能需要支付其他赔偿费用。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2. 用人单位行使单方预告解除权的条件
  3. 员工违纪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4. 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什么
  5. 对劳务派遣人员违纪应如何处罚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公司试用期7天没工资合法吗
  2. 劳务分包缴什么税
  3. 休产假期间被裁员怎么赔
  4. 老板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5. 劳务纠纷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6. 没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可以处理吗
  7. 内退人员发生争议是否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