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5-26

 
429010
找工作中,由于某些原因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解除劳动合同就会有相关赔偿的问题。那么,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很多劳动者都不清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以下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十一种情形:

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给员工放假或待岗,即可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发放日期超过但未支付工资,未支付加班费等情况,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3、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标准可通过当地社保局网站查询或拨打12333咨询。例如,北京地区2012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260元,该数额为扣除社保、公积金和税款后的实际工资。

4、未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或漏缴社保项目均属于未依法缴纳的情形。

5、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例如,规定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规定未经公司批准不得辞职,规定本公司工作三年以上才能享受带薪年假等。

6、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例如,为使劳动者的工龄归零,迫使劳动者辞职后重新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通过设立关联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交替变换用人单位名称,或通过非法劳务派遣等明显违反诚信和公平原则的规避行为。

7、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8、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9、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10、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11、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3.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4. 员工非过失性辞退及经济补偿
  5.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2.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3.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5.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6.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7.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