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8 更新时间:2024-03-21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的土地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也称为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31条和第36条的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保护政策,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的行为。
对于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进行建设,但不得占用耕地。对于劣质土地,也不得占用优质耕地。
同时,禁止在耕地上建窑、建坟,以及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活动。此外,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我国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于经批准占用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如果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应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进行耕地开垦,并进行验收。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利用中,种植树木时需要明确土地的性质。在基本农田上种植树木是违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