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开庭的审理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仲裁开庭的审理程序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6-19

 
321235
仲裁开庭的审理程序是:首先,开庭仲裁,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询问当事人双方是否需要回避;然后,当事人开始举证质证;然后,当事人开始进行辩论;最后,仲裁庭进行审理,作出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条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五条   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2.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仲裁流程指南
  3. 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怎么走
  4. 一般劳动仲裁程序怎么走
  5.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开庭审理时仲裁员要怎样做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市级仲裁委隶属哪个部门管辖
  2.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管辖
  3. 个人财产受到损害可以仲裁吗
  4. 服刑人员可以登记选民吗
  5. 仲裁从立案到裁决要多久
  6. 集体讨要工资如何申请仲裁
  7. 劳动仲裁后仍不付工资怎么办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