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解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24

 
319748

职工因工致残评定伤残等级后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

不同等级的伤残标准

根据职工因工致残评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标准:

  1. 一级伤残: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2. 二级伤残: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3. 三级伤残: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4. 四级伤残: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定义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1.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则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延伸阅读
  1. 工伤伤残鉴定及待遇
  2. 重庆工伤残疾十级鉴定标准赔偿标准
  3. 左侧尺骨工伤骨折赔偿标准
  4.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5. 医疗事故能申请大病救助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误工费证据的准备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哺乳期内被调岗的合法性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