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释义及相关案例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法释义及相关案例解读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0

 
315355

行政处罚法 第4章 第26节

标题:责任能力

法条内容: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释义:本条是对责任能力的规定。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的相关规定,本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精神病人指的是因精神疾病而丧失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人。对于这类人,由于其精神状态的不稳定,无法正常判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不应当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而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和治疗,以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而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由于其在某些时候能够正常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应当给予行政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精神状态时好时坏的人。在其精神正常的时候,其行为是可以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的,因此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责任能力的规定

本条是对责任能力的规定。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是以精神病人在行为时的无责任能力状态为根据的。无责任能力状态,是指精神病思者在精神病发作时,他的正常的精神活动发生了紊乱现象,因而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负行政责任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政处罚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如果精神是正常的,没有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都有相关规定。

处理精神病人违法行为案件的要求

在处理精神病人,特别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的行政违法行为案件时,必须请有关人员进行科学鉴定,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行为人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实施违法行为前后的精神状态。只有确定违法当事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确实处于精神病状态,而且,由于这种病症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认定为无责任能力,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监护人的定义和指定

条文中所说的"监护人"是指对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依法予以监督与保护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有明确界定。规定中的各个顺序,是在法定的上一顺序的监护人不存在或者不具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方可确认下一顺序的监护人为法定监护人。如果规定的几个顺序的监护人均不存在或者均无监护能力,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

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仅是对被监护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作了具体规定。

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与刑罚合并适用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追责实效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1. 虚假股权转让变更工商登记案的处理是什么
  2. 行政诉讼审理范围分析与案例解读
  3. 公务员行政处分案例分析
  4. 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案例分析
  5. 对个体户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
  2.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3. 知情权
  4. 九年义务教育的劝退问题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违背公正原则的情况
  6.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