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管辖的确定在诉讼中的重要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法律知识

地域管辖的确定在诉讼中的重要性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0

 
314903

地域管辖在诉讼中的确定方法

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在诉讼中,根据原告与被告的住所地来确定管辖范围。被告的住所地是关键因素,因为原告必须在被告所在地提起诉讼,被告必须是固定的。在理解被告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的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住所地和居住地的界限。

2. 住所地和居住地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

3. 住所地和居住地有两个以上时的处理方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在审查起诉书时,一般地域管辖涉及到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家庭住址的审查。身份证上的住址即为户籍所在地。对于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一般需要审查租房合同、居住公安机关办理的暂住证明或证人的证明等,以确定地域管辖。

因此,在审核住所地时,需要审查自然人的身份证和暂住证;对于法人,需要审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机关、社团法人,需要审核县一级政府的批准文件。

如果提起诉讼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恰好符合法律规定,立案程序则只需要按照法条进行常规操作即可。然而,如果发生的纠纷与规定不相符,例如被告在某居住地不满一年的情况,机械地按照住所地立案有时与经济诉讼原则相悖。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诉讼法引入新的概念——纠纷发生地管辖权。在确定纠纷发生地管辖权时,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 当事人(被告)长期远离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法院确实不便管辖。

2. 被告经常在居住地居住时间内与原告发生纠纷,并且原告同意在被告居住地提起诉讼。

3. 纠纷发生地管辖不违反专署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4. 纠纷发生地管辖不损害第三人利益。

5. 提起身份关系纠纷时,不适用纠纷发生地管辖。

在合法前提下,应充分便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定立案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在诉讼中,由于一般原则无法确定管辖范围,根据特殊情况来确定管辖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意见的规定,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的人提起有关身份的诉讼。

2. 对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 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诉讼。

4. 对被监禁的人提起诉讼。

5. 追索赡养费案件中,几个被告所在地不在同一辖区的情况下,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6. 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延伸阅读
  1. 管辖恒定适用情形
  2. 离婚级别管辖的规定是什么?
  3. 商事仲裁有地域管辖吗
  4. 涉外婚姻案件的有关管辖权的问题
  5. 涉外离婚应怎样确定管辖权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答辩当天可以提起管辖权异议吗
  2. 发回重审后还能提管辖权异议吗
  3.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哪些民事案件
  4. 不服管辖异议要缴费吗
  5. 随意提管辖异议可能会被罚款吗
  6. 上海市法院级别管辖标准是什么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