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欺诈行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什么是欺诈行为

点击数:136 更新时间:2023-08-26

 
307579

欺诈行为的定义

欺诈行为是指以故意引导他人产生错误认知为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他人故意提供错误陈述的情况下,因产生错误认知而作出意思表示,构成了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所约束,法律规定了欺诈行为对民事行为的无效性或可撤销性。

获取消费欺诈行为证据的方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是消费者维权的前提,也是消费者维权的有力工具。

消费者应该收集以下三个方面的证据: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证据,例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服务发票、货物销售单、保修凭证、收款收据、质量承诺书、合同文件等;反映欺诈及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例如产品宣传单、促销活动单、问题产品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证据,例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在消费实践中,消费者往往忽视线上证据的保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因此,网上聊天记录、微博、手机短信等形成或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

消费欺诈投诉的途径

欺诈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处罚,处罚方式包括责令改正、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则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延伸阅读
  1.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探讨
  2. 工伤赔偿私了协议可以反悔吗
  3. 表见代理撤销和合同欺诈的区别
  4. 承包土地合同诈骗能得到土地吗
  5. 【法律常识】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2. 网上购物维权的途径及方法
  3. 消协为商家担保实乃越位
  4. 消费维权打12333投诉有用吗
  5. 欺诈消费者行为
  6. 什么是欺诈行为
  7. 遗产分配中有欺诈行为应该如何解决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