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01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采用全额拨款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保证事业单位的经费充分。
财政补贴事业单位是指按差额比例,由财政承担部分费用,单位承担部分费用的一种管理形式。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由单位自筹。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差额拨款单位可以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指不依赖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一些地方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常常放松,导致这类事业单位不断膨胀。
参公事业单位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
以上是事业单位类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