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5-17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职工因工伤事故获得的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工伤医疗待遇等,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相关补偿费用应由单位承担。只要职工获得的这笔收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于停工留薪期工资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停工留薪期工资属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部分,因此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有人提出质疑,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内容中并不包括停工留薪期工资,且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标准发放,应属于工资薪金范围,因此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单位未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将书面通知单位和伤者。
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即完成工伤认定程序),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
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根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保险的,根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的,可根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满意的,可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仲裁或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用的,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对生效判决不满意的,可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一般情况下较为困难。
根据规定,在进行工伤认定和计算工伤赔偿数额后,双方可以就赔偿方式和数额等问题进行协商。若能协商解决,则最好。若无法协商解决,劳动者为维护自身权益,只能采取仲裁和诉讼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