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04
在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行为属于私人契约,政府不宜介入这种本属于私人自治范畴的事务。然而,众筹涉及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并使用他人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与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需要金融监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然而,当前我国众筹的法律监管几乎是空白的,主要依赖融资者的自觉和众筹平台的程序性监管。缺乏配套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在:
现有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等法律存在针对股权众筹的制度障碍,阻碍了股权众筹在我国的正常发展。众筹同时具有吸收公众存款、公筹资金、出售股权、跨市场理财等性质,涉及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三大机构的监管范围。任何一个单独的监管部门都无法全面有效监管众筹。在当前的中国,监管体制的不匹配可能是常态。因此,可以考虑以区域试点为先导,对股权众筹进行大胆试点,并积极探索众筹机构为试点的监管,以使中介承担相应的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职责。
众筹的监管力度需要在金融创新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严格监管会产生较高的融资成本和政策和法律风险,可能扼杀中国式金融创新。然而,放松监管又会将投资者暴露在风险之中,甚至引发中国式金融危机。此外,复杂的社会性也给众筹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我国众筹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考虑大量的社会实情,如经济环境、金融条件、社会土壤等,这些都成为众筹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