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财产清查法律知识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5-07-22

 
402074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一、转固定资产的判断标准

根据预定可使用状态标准,判断是否可以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具体判断标准见以上内容。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具体标准时,应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取折旧。不应以工程竣工验收为标准来确定。如果无法准确计量成本,可按可靠金额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如果在转入固定资产后发生了成本变动,应调整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但之前已提取的折旧不再调整。

二、工程验收手续

工程验收手续是根据建筑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文件。工程在完工并试运转后达到预定设计或施工标准后,正式移交给建设方。可以向管理工程的单位或相关人员索取。

关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一、处理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在建工程在未完工时发生减值,应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但对于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没有具体规定。在实务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1. 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将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并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 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将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在建工程账面余额减去提取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筆者认为,第一种方法较为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

关于将土地使用权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一、处理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该土地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时,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规定进行摊销。当企业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项目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相关在建工程。在将土地使用权转入在建工程后,一般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1. 在在建工程期间不进行摊销。但在转入固定资产后,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剩余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则在预计该房屋、建筑物的净残值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并将其作为净残值预留。待该房屋、建筑物报废时,将净残值中相当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的部分转入继续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如果不再继续建造房屋、建筑物,则将其价值转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2. 在在建工程期间继续摊销,并将其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在转为固定资产时,仍应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剩余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净残值预留。筆者认为,第二种方法较为合理。因为土地是一项有法律受益期限的长期资产,应在土地使用权证规定的期限内合理承担为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相关费用并一贯摊销。在建工程期间,不能因为土地上的实物形态发生变化而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摊销政策。如果在建工程期间停止摊销,待在建工程完工后再以折旧形式摊销,会导致土地使用权的分期摊销不一致。因此,在建工程期间应继续摊销,避免产生差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32号)的规定,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进行税务征收,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延伸阅读
  1. 固定资产的建账有什么要求
  2.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的区别是什么
  3. 环境评价费如何作账务处理
  4. 在建工程审计目标和程序有哪些
  5. 企业上市须解决哪些财务问题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2. 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何确定
  3.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4. 一家小企业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这样子确定
  5.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原则
  6. 哪些固定资产不能抵扣
  7. 购轿车固定资产可以抵扣吗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