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有义务介入解决邻里纠纷问题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物业有义务介入解决邻里纠纷问题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09

 
263404
导读:邻里出现纠纷物业不管是不合理的。物业应该作为居间人,如果业主之间出现纠纷,于情于理是应该进行协助调解。因为业主支付一定的物业费,双方之间形成物业服务合同关系。在小区内发生纠纷,纠纷发生后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可以申请社区居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邻里纠纷与物业公司的责任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物业公司有责任协助业主解决邻里纠纷,尽管物业公司没有处罚权力,但仍必须履行协商的义务。

物业纠纷的解决方法

1、在投诉前,您应该准备好相关证据,特别是物业公司未履行协议的证据,确保证据充分完整。

2、针对物业公司的行为,您可以向当地房地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进行投诉,该部门是物业行业的主管部门。

3、建议您以书面形式提交投诉,尽量避免口头投诉。

4、如果投诉无法解决争议,建议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物业管理条例》的法律规定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买卖合同应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内容。这意味着业主已经认可开发商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并将其作为买卖合同的一部分。根据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业主有义务向物业公司支付物业服务费。

根据第26条的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如果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则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根据第27条的规定,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置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根据第28条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接管物业时应对物业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进行检查。

根据第29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办理物业接管验收手续时,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相关资料,而物业服务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应将这些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

根据第30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应根据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根据第31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

解决邻里纠纷的法律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当小区邻里出现纠纷时,物业公司应作为中间人先协商解决双方的矛盾,以和谐为原则。如果无法解决,可以请小区居委会调解,如果情节严重,可以上诉调解。了解《物业管理条例》的法律法规是解决邻里纠纷的重要依据。

延伸阅读
  1. 商品房楼上漏水楼下住户找谁投诉
  2.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
  3. 物业违反物业管理条例如何维权,如何避免物业管理纠纷
  4. 邻居强占公共楼道要怎么处理
  5. 交强险:赔偿项目和最高赔偿限额解析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
  2. 一、办理入住手续
  3.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4.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5.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6.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7.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