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并购实务风险防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法律知识

民营企业并购实务风险防范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23361
民营企业并购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企业变更形式,企业的并购并不总以成功地创造股东财富与社会价值,其中大部分收购企业总终还要把被收购企业再以低价卖出去,那么在进行并购的时候有哪些风险需要防范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民营企业并购的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如果进行得当就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并购本身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具有极大的风险,并购不当会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下面我简要从几个方面论述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

1、对价值的预测风险

在确定要并购的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而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时间的长短等。也就是说,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赢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2、并购的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比如用短期融资来维持目标公司正常营运的流动性资金需用,用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来筹集购买该企业所需要的其他资金投入,在并购企业不会出现融资危机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资本成本,力求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二)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大体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第一,外在风险。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许多企业都在抢夺同一片市场,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顾客群。为了获得更多的顾客和销售收入,竞争对手经常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使外部环境发生预期变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政策都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发生巨大变化。不同行业的企业,同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政策变动对其影响是不同的。第二,内部风险。作为买方,企业所购买的应当是一个能够运营的目标公司的整体业务,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总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集团必须做到拥有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作为支持,否则,将可能跌入经营不善的陷阱。包括不能像管理原来的企业那样管理新的并购后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开展随后的计划,因为总有意想不到的开销,如被购企业的种种或有负债等;不了解你将进入的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外资并购时不仅仅是要了解中国对手,还要了解已经或将要进入该市场的外国对手,你没有想到,你就吃亏了。

(三)审计风险

1、审计前的风险

企业并购前主要是并购意向的形成,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初步调查,商讨并购决策等。此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审计风险。

首先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等;其次与价值评估相关的审计风险:与价值评估相关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对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的评估、企业并购的收益与成本评估及其相关的审计风险。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则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和并购成本是并购决策最基本的财务依据。

2、审计中的风险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确保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企业并购目标的圆满实现。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3、审计后的风险

企业并购实施后,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实现并购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并购后的审计应该围绕企业内部新旧业务串联运行的组织情况、与原有客户关系的处理情况、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等方面进行。并购整合阶段就是要让协同效应发挥出来,包括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技术协同及管理协同等各个方面。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

足量和准确的信息是决定企业是否进行并购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并购的依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在有效市场条件下,投资者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并购决策,择优避劣。然而,公司财务报表和股价等信息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公司财务报表和股价不可能与企业基本情况及变化完全一致。就股价而言,第一,作为虚拟资本的股价波动有其复杂的原因,比如受投资者心理的波动而波动,使股价往往不完全反映该公司的内在价值;第二,股价与公司经营业绩完全一致的情况,只有在有效市场下才能出现,但现实是两者永远只能趋近而不能一致。就财务报表而言,第一,报表因定时编制而具有阶段和滞后性的特点,比如资产负债表反映过去某一时刻公司的财务状况。第二,报表均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但这些原则并不能保证财务信息完全反映企业基本情况。第三,信息披露不充分。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具体要求,需体现出“充分揭示”。然而,“充分揭示”并不意味着完全揭示,换句话,公司仍可在制度、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隐藏不必公开的商业秘密。可见,“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影响着并购行为,成为并购经营者必须严加关注和防范的一种风险。

(五)企业文化风险

企业并购预示着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业务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价值观、行为与外来文化极易发生冲突。很多研究表明,并购整合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一体化中不同公司文化的冲突。

1、文化冲突一个人的文化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管理人员、员工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风俗等的差异,对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跨国并购的企业由于受各国语言、文字、价值观等文化差异的影响,企业中处在不同“文化边际域”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在行为和观念上产生冲突。如果优势企业中的经理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优越感,在行为上以“自我参照标准”为准则来对待与自己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员工,必然会遭到抵制,进一步扩大文化冲突,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埋下危机。

2、员工的态度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后,必然涉及到高层领导者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变、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新审核、工作人员重新定岗以及富余人员的去留,这些都会引起管理者和员工思想、情绪的波动,对并购态度表现不一。研究表明,不管表面是多么公平、圆满的合并,一方企业总认为自己是“输家”,另一方企业则认为自己是“赢家”。在并购中自认为“输家”的管理者利益一旦受损,他会利用其对组织与员工的影响力,增加并购以后经营中的阻力。如果员工对待并购反应冷漠,并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会表现出对抗和不屑,这些会加大并购成本,给并购带来阻碍和困难。

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1、企业文化分析在收集目标文化信息时,既要收集体现在有形“物体”和行为上的信息:即企业各种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文件中使用正式术语、计划工作程序、会议文件以及人们见面的礼节、员工日常行为等;又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外在显性文化去挖掘隐藏其背后的组织哲学、价值观、组织风气、不成文的行为准则等这些隐性文化。形成一种主体文化。估量对方企业的文化是否能与本企业的文化相容共存,然后进行文化分析。具体体策略有建立以优势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替代对方的原文化,自觉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保留对方企业的优势文化。

2、对待对方管理者在并购前后,企业会有较大震动和动荡,要想实现文化统一,高层管理者(特别是原企业的)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如果不能很好安排企业的高层、中层管理者,那么这些处于公司中心的人可能有不利于公司稳定的行为发生,如优秀员工离职。这些都会加剧员工抵触情绪和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高层领导者的辞职,他的辞职会带动相关重要部门人员的辞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他们会带走共识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将会成新公司的隐患,如果合理给与职位,何时的时间给与满意的待遇,会从心里上安抚老员工,为新公司的发展贡献他们的热量,特别是中高曾领导着的安置问题是新公司日程的重要大事情,也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砝码。“领导思想融合○1”会使企业的兼并达到最大收益,减少企业内部摩擦,相应减少了自身的抵触,就会降低更多的成本。

3、文化整合制订有效的文化整合计划。当对目标企业文化做了详尽分析后,就应着手研究如何把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克服并购双方的文化与非文化冲突。必须制定有效的文化整合规划;使双方员工一起开始工作;公司要为整合的团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尊重对方的业务行为;通过文化分析找出双方文化差异,取其精华。

4、过渡政策许多在并购方面十分成功的公司往往运用标准化的评估技术,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评价,并在成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它与目标公司在管理与业务做法上的差异,建立由优势公司和目标公司关键人物组成的协调小组,利用小组协调双方企业功能和文化之间的冲突,逐步推行其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最终实现并购统一。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

1、调查并得出准确的财务信息信息不对称性是影响目标公司定价风险的重要因素,主并企业应充分重视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获取有关目标公司的更多信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首先,对股本规模及股本结构的调查。对于股本规模较大的公司,尽量采用场外协议收购的方式进行,调查是否有几大股东属于一个权利系统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其次,对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分析,股票价格直接影响收购成本,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被高估,还会影响收购公司日后的收益。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财务状况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收购公司收购后的后续经营成果。收购方要十分谨慎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识别其财务报表时要注意其利润表是否增报了收入,低报了费用,主并企业可以聘请经验丰富、信誉高的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并购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以降低对其定价的风险。

2、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审慎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因此,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的资料信息是否充分真实等因素决定对目标公司的评估方法,合理评估企业价值。此外,主并企业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价格商讨情况,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3、安排融资方式首先,测算企业可利用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虽然利用企业的留存收益融资是并购融资的首选策略(依据资本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但留存收益的使用要受数量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准确预测企业可以利用的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对于合理使用自有资金,优化企业并购融资结构至关重要。其次,推算企业偿债的能力和负债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合理负债融资要求企业将负债规模控制在企业偿债能力内。准确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根据偿债能力确定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对于合理负债融资和避免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4、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从全球来看,目前混合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随着并购法规和并购操作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并购企业应当立足于长远目标,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将支付方式设计为现金、债务、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主并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对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有较大的信心,有更大的赢利预期,可以采用以债务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另外,更深入地发展混合支付方式,学习采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多种证券进行组合支付也是降低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支付方式多采用现金支付,所以应当充分重视因现金支付过多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三)信息风险的防范

为规避信息错误的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的费用千万不要吝啬。好的专家会有好的调查报告,会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信息错误的补救埋好伏笔也是必须的,在并购合同中的“保证条款”因此而十分重要。保证条款是买卖双方从律上界定被购企业资产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卖方违约时买方权利的最主要保障,目的是买卖双方都明确地知晓交易的标的为何物,即其在法律上所定义的财务、经营和资产范围,以减少今后的纠纷、误解和矛盾。保证条款的主要内容应包

括但不限于:公司的合法性,相关法律文件的有效性,法律主体成立性,对公司股权所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股权未经设置等其他担保;公司对其账册上注明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合法拥有的权利范围及其限制(条件)的已反映,保证公司的重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反映,对公司或有负债的说明,法律状态的维持(不转让或新设合同权利);最低损害数额,合理的保证期限(如知识产权的有效期和税务违法的追诉期,政府的批准期限等。

(四)经营风险的防范

企业集团并购前不仅要对自身的经营能力进行审慎的考量,还要对目标企业的经营做深刻的调研,不了解中国国情或地情的经营者是不可能获得并购成功的。对于外资并购,要找当地的“中国通”会对并购者有所帮助。听从专家的意见,在重要岗位设置你的管理人才,建立有效制度,进行管理重组,精简机构,增强科研实力以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如果不是现金宽裕,在并购方法的选择上注意采用现金流量少的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对市场进行专项调研和提供管理咨询,并针对竞业方面做出适当的法律安排。

1、被并方授权新设公司择期收购被并方的股份等,并使被并方股东在形式上主动放弃对兼并方的禁止同业竞争的请求。

2、实施收购后,被并方在一定年限内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不得从事相同品牌、相同产品的生产、销售。

3、被并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或辞职后一定年限内担任其同业公司的高级职员。

4、被并方原从事技术和市场的人员,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形式明确限定若离开公司,应在若干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及不得泄露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原企业的商业秘密。

(五)防范机构的落实

1、公司合并或者股权收购中,将产生与其他合作方共同经营运作企业。而《公司章程》是公司运作的基本规则,修订《公司章程》确立公司和股东的“游戏规则”是第一位的。《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组织、运作,也是调整股东之间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为防范日后的股东纠纷发生,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应当与其他股东共同协商公司章程条款,包括公司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具体职权与议事事规则、对公司投资及经营决策机制、公司重要管理层人选,公司利润分配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确立清晰的权利义务规则,并由各方遵守。

2、担证机制

并购交易需保障收购股权或资产安全性、避免债务风险,如果在审慎调查和并购协议条款设计(相关保证与承诺、违约责任条款等)妥善处理,可在法律层面降低有关风险,但在现实层面上,并非百分百安全。并购交易中的债务等风险可能潜伏一段时间才暴露,如果转让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转移财产或其偿债能力因客观情况而大大降低,即使转让方承担责任,但无财产清偿,收购方仍将遭受损失。所以,为规避风险和提供交易的安全保障,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设立担保机制,即要求转让方以其相应价值的财产抵押、质押或者提供具有代为偿还能力的第三人担保。在转让方没有偿债能力后,可以追索担保人。

延伸阅读
  1. 民营企业并购需要注意什么
  2. 民营企业并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 民营企业并购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风险
  4.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预防这些风险?
  5. 民营企业并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期货交易所怎么设立
  2. 企业买卖股票是否需要缴税
  3.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需要验资吗
  4. 土地使用权证是哪些部门办理
  5.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克服什么难题
  6. 管理层和职工持股的结构、资金和形式指的什么
  7. 理发店入股应注意哪些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