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出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知识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出方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41476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的类型之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而合伙企业也是企业的类型,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那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怎样退伙?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无法退伙,但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对于合伙人身份的股东,可以选择退伙或法定退伙两种方式。

一、股权转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如果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股东,并征求他们的同意。如果其他股东在收到书面通知后三十天内未作出回复,则视为同意转让。如果超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则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如果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其他规定,则按照公司章程执行。

二、合伙人退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情况下,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可以选择退伙的情形包括:

  1. 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2. 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 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4. 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合伙人在以下情况下将自动退伙:

  1. 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2. 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3. 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被宣告破产;
  4. 法律规定或合伙协议要求合伙人必须具备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
  5.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合伙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企业。如果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将退伙。退伙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延伸阅读
  1.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约定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
  3. 私营企业改制流程
  4. 股权转让未支付款项的诉讼时效
  5. 增资扩股协议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股票的定义和功能
  2. 优先分配权
  3. 股东权利的法律依据
  4. 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的制定主体和程序
  5. 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
  6. 个体户可以有股东吗
  7.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对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东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
  3. 公司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
  4. 股东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