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影响及时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现实社会是比较比较复杂的,很多时候人们会做出违法的事情,那样的话是会受到行政处罚的,但是行政处罚多长时间可以重组?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行政处罚对企业资产重组或并购的影响取决于企业情况和行政处罚力度,没有统一的规定。
在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后,交易所将启动二级市场股票交易核查程序。如果发现股票交易明显异常,交易所将及时通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终止重组。如果决定终止重组,上市公司需承诺在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行政处罚对再融资、资产重组和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影响
1. 再融资
A.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任职资格,能够忠实和勤勉地履行职务,没有违反公司法第148条和149条的行为,并且在近36个月内没有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在近12个月内没有受到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公开发行证券的情形包括:
- 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擅自改变前次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作纠正;
- 上市公司在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12个月内存在未履行向投资者作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
- 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 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B. 非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9条规定,上市公司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形包括:
- 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
- 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36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在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 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 最近一年及一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已经消除或者本次发行涉及重大重组的除外;
- 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2. 重大资产重组
没有相关规定
3. 实际控制人变更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
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包括:
- 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 收购人有重大违法行为或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 收购人在3年内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 收购人为自然人且存在《公司法》第147条规定情形;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