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法律知识

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2-12-30

 
231215
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建立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仔细了解情况,莫签不知情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招用劳动者时,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应尽量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包括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员工管理等方面。为了预防非法用工和侵害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劳动者应尽量选择与资质和声誉较好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 签约落在纸上,莫签口头承诺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往往难以辩驳。因此,劳动者应主动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并要求其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3. 查清用人资格,莫签主体不适格合同

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应事先了解用人单位的名称、法人等情况,并注意与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存在转包现象严重的行业,劳动者应特别小心。例如,《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规定,建筑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4. 细读合同条款,莫签条款不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号码;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劳动者在外出打工时,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索取规范合同文本,以避免遗漏重要条款。如果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合同文本,劳动者应仔细阅读关于报酬、岗位、试用期、合同终止与解除等重要条款,以及岗位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等规章制度。

延伸阅读
  1.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2.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3.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4.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5. 停工留薪期内未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呢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2.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3.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6.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7. 第一章:劳动规则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书范本
  2. 劳动争议答辩状范本
  3. 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