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法律知识

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12-30

 
231215
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是不是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建立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仔细了解情况,莫签不知情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招用劳动者时,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应尽量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包括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员工管理等方面。为了预防非法用工和侵害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劳动者应尽量选择与资质和声誉较好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 签约落在纸上,莫签口头承诺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往往难以辩驳。因此,劳动者应主动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并要求其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3. 查清用人资格,莫签主体不适格合同

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应事先了解用人单位的名称、法人等情况,并注意与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存在转包现象严重的行业,劳动者应特别小心。例如,《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规定,建筑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4. 细读合同条款,莫签条款不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号码;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劳动者在外出打工时,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索取规范合同文本,以避免遗漏重要条款。如果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合同文本,劳动者应仔细阅读关于报酬、岗位、试用期、合同终止与解除等重要条款,以及岗位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等规章制度。

延伸阅读
  1. 入职一个月劳动合同并未签订是否违法
  2. 员工没签劳动合同享受婚假不
  3.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死亡如何处理
  4. 新员工劳动关系转入的流程是什么
  5.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合同吗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过了四年竞业限制还有效吗
  2. 竞业限制合同无章有效吗
  3. 入职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吗
  4. 入职是否要开无违法犯罪证明
  5. 劳务合同和务工证明有什么区别
  6. 竞业禁止有效的情况有哪些
  7.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书范本
  2. 劳动争议答辩状范本
  3. 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