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土地出让合同纠纷预防方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东莞土地出让合同纠纷预防方案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5-01-07

 
22815

依法签约、确保合同效力

确保合同主体资格合法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应由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担任。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法律意识和水平应高于一般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然而,在现实中,无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不少见,这不仅使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无法实现,还导致国家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受让方,法律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根据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只要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因此,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要具备资质条件,都可以成为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然而,房地产的开发建设需要符合法定的资质条件,因此,没有开发经营资质的非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不能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因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受让主体只能是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企业。然而,恰恰是负有对受让方主体资格审查义务的出让方自身的主体资格经常出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才能行使土地使用权出让权。然而,在实践中,除了各类开发区、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外,还存在着以政府设置的其他临时机构的名义对外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情况。这种行为严重超越职权,是违法的。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对于这种主体资格违法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一律视为无效。因此,对于出让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应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无论是哪一级政府或行政机构出让土地使用权,作为公众,一般不会提出异议。然而,一旦发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行的争议,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就成为第一步。如果因主体资格违法而确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还会对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延伸阅读
  1. 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规定
  2. 建设项目的合规审批程序
  3. 房地产预售合同公证
  4. 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的基本要件
  5. 单位集资房屋的使用年限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2.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3.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4. 山东省建设厅确保被拆迁人享受到最低住房保障
  5. 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暂行规定
  6. 容积率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7. 贷款买房:开发商的合同义务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