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发生土地纠纷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村民发生土地纠纷怎么办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16

 
22794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财富,所以他们非常重视他们的土地,也为了这个而发生了很多的纠纷,这就属于土地纠纷了,那么土地纠纷是什么?村民发生土地纠纷怎么办?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土地纠纷

一、无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当由当事人双方签订书面合同。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承包土地流转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土地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要求收回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的土地,则涉及到如何认定口头约定的问题。在实践中,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由于双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要求签订书面合同,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的关系不成立或应认定口头约定无效。

二、土地流转未报备案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向发包方报备。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农村土地承包人的法律知识相对不足,再加上受到农村习惯的影响,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往往没有向发包方报备。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发包方或互换一方当事人仅以土地流转未报备案为由,要求确认土地流转合同无效的纠纷案件。

三、土地互换期限约定不明的纠纷案件

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纠纷中,对于未约定流转期限的处理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取决于土地流转的方式。一种情况是,承包土地采取转包、出租或代耕方式流转,但未约定流转期限。在实践中,对于这种情况,争议较小,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7条的规定,参照《合同法》第232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另一种情况是,承包土地采取互换方式流转,但未约定流转期限。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解释,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应当按照《合同法》第232条的规定处理,即当事人可以随时要求解除合同;另一些人认为,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内,当事人不得主张解除互换合同,应当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确定互换合同的期限。

解决土地纠纷的途径

如果发生土地纠纷,首先可以尝试通过调解解决。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诉讼的胜败取决于证据。因此,建议在起诉之前充分准备相关证据,如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或其他能证明土地使用权归你方所有的合同协议、书面证明等材料,以及有利于你方的证人证言。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增加诉讼的成功几率。

延伸阅读
  1. 因地制宜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最佳方法
  2. 征地厂房拆迁纠纷案件怎么处理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如何解决
  4. 土地征用补偿纠纷案例的法律分析与解决方式
  5. 家庭纠纷导致拆迁款无法获得?律师告诉您解决方法!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楼顶空间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2. 商铺外空地所有权归谁
  3. 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途径
  4. 解决土地纠纷的原则
  5. 土地使用证的变更程序及要求
  6. 交通事故赔偿协商:是通过起诉解决的最佳途径吗?
  7. 土地流转发生纠纷时用什么解决方式最好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