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发生纠纷时用什么解决方式最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流转其它知识法律知识

土地流转发生纠纷时用什么解决方式最好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3-02

 
5681
现如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这种情况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另一方面,令人担忧的是,农村土地丢荒有所增多。2005年,河北省某村为了解决耕地丢荒问题,主动招徕邻村的王某等15户农民承包村里的荒田。同年9月份,该村村民小组与王某等15户农民签订了为期30年的农田承包合同,双方约定该村村民小组将村里的100亩农田发包给王某等15名农户进行耕种。合同签订以后,王某等卖掉自己家乡的房屋和生产资料,在得到某村村民小组的许可下,携家带口的在承包的农田周围建造房屋,开始耕作。

村民与农民就转包费纠纷向法院起诉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家连续出台惠农政策,农村和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惠和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某村村民认为原来的承包合同对他们的利益存在严重不公平。他们要求将农田另行转包或者提高转包费用。然而,他们的要求未得到其他15户农民的同意,导致双方长期发生摩擦。最终,王某等15户村民在2013年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某村村民小组继续履行承包合同或者赔偿损失。

争议

在庭审中,某村村民小组认为,即使进行赔偿,也只需要赔偿王某等15位农民的财物搬迁费用,而不是15户家庭的搬迁费用。为了避免纠纷进一步扩大,法院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对赔偿额的问题无法达成一致。

解决方式

为了解决纠纷,法院委托物价部门对原告的涉案财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作出最终判决。

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6条也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纠纷案件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必要时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结论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原告王某等15户村民与被告某村村民小组的纠纷属于发包方违法收回土地的类型。在无法与其协商解决纠纷的情况下,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进行裁决的做法是正确的。法院在处理该案时注重进行调解的做法也是合理的。

延伸阅读
  1. 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
  2. 宅基地土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法
  3. 租的地卖了,青苗费该补偿给谁
  4.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5. 运城铂郡东方土地使用纠纷问题的法律处理方式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易县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2. 卖房子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3.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
  4.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转包合同必备内容
  5.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6.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及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